根据清代李兆洛《端溪砚坑记》中的记载,一枚六寸见方无瑕疵的老坑端砚,价格等于当时一名采石工人两年的收入。如今一般老坑端砚¥10万一方,是贵是贱,看法不一。 Continue reading “老坑端砚的砚值”
老坑端砚的砚值
上好的老坑水岩,以后或许能达到今日田黄的价位。
Chinese Art & Antiques
上好的老坑水岩,以后或许能达到今日田黄的价位。
根据清代李兆洛《端溪砚坑记》中的记载,一枚六寸见方无瑕疵的老坑端砚,价格等于当时一名采石工人两年的收入。如今一般老坑端砚¥10万一方,是贵是贱,看法不一。 Continue reading “老坑端砚的砚值”
上好的老坑端砚和歙砚,尚未绝迹,现在下手还不晚。
要收藏什么,首先看兴趣,其次看未来价值。就以文房四宝来说,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,材质罕见的都可以收藏,笔者对砚则情有独钟。
砚寿千年,可以使用,可以观赏,可以增值,它排行最末,却是最好的收藏品,因为它最具增值潜能。 Continue reading “现在才开始,应该收藏什么砚?”
端砚歙砚各有千秋,兼收并蓄,最为理想。
如果只讲求实用,歙砚坚实,容易洗涤,除了掉在地上,一切均可放心,好比年轻力壮的小伙子。端砚细软,尤其是老坑水岩,磨时要小心翼翼,以免刮花砚堂,特别是名贵的鱼脑冻或蕉叶白。置放时也顾虑多多,有如娇生惯养的大小姐。
如果是为了收藏观赏,两者各有千秋,歙砚如出世高人,端砚若翩翩公子。两者各收一二,可以比较,增添乐趣。
讲到增值,老坑歙砚的眉子自然是收藏的佳选,但增值速度比不上端溪老坑水岩。后者除了开采艰难,数量也少,物以稀为贵。
假如能力做得到,价格合理,遇到端歙的上好佳砚,建议两者兼收,这也是藏家的心态!
吴兰修《端溪砚史》的按语,是辨别水岩的明灯。
在众多谈砚的著作中,笔者最爱读的是吴兰修的《端溪砚史》,前后超过百遍。严格说来,是细读按语那部分,因为除了按语,其他都是前人著作的编辑。别小看这按语,如果能够加以消化,再以这作为基础,和各家言论综合比较,谨记于心,一旦遇上实物,此时有如禅宗之顿悟,一棒而醒,便直接登堂入室矣!
麻子坑与坑仔也有胭脂火捺,但层次感不如老坑水岩。
这方“脂砚”令人想起“脂砚斋”这名清代奇女子。四大名著之《红楼梦》,原名《石头纪》,最早以手抄本形式出现,某些抄本更多了“脂砚斋”所写眉批及夹注。研究《红楼梦》,人称“红学”, Continue reading “因砚想起“脂砚斋””
吴兰修在《端溪砚史》中提出对“青花”,“鱼脑冻”,“冰纹”等石品的见解。
清道光十三年重开水岩,卢坤主理,得三百多方砚。吴兰修当时协理,写下《端溪砚史》。卢在序言中说:“石华博士精于品鉴,成《端溪砚史》三卷。生于斯地,会逢其适,萃诸前闻,证以目验,考端石者,此其衡矣。”
这部书我读了许多遍,还把品鉴要点抄出,选砚时作为参考,现在和读者共享: Continue reading “吴兰修评端砚石品”
这方水岩砚该买时不买,失去后又复得,非缘而何?
我有一方水岩端砚,该买时不买,后悔之余,它又翩然而至,这是有缘。有缘者终成眷属,砚也如此。 Continue reading “得失瞬间话砚缘”
除了养生功法及食疗药疗,书法也有养生功效。
砚还有实际用途,书画家在用。好砚墨分五彩,书画家不得不用。
现代人注重养生,除了动功静功,食疗药疗,更多人发现了书道养生之效。 Continue reading “砚与养生”
卢坤开大西洞,高小云以二千金购石百余,其中有五方绝品。
掌大的老坑端砚,三十年前一两百元就能买到,现在都要过万,尺寸适当而又具有石品的,更不用说了。
那时如果遇到一两千元的好砚,依工资收入还买得起。现在这种砚的身价,少则数十万,多则过百万,已经不是我等小市民的玩物了。奇怪的是,砚价越贵反而越引起人们的注意,理由是:能增值! Continue reading “砚值的回归”
刘演良老师多次来新,只推荐过两方砚,这是其中一方。
玩砚的人分实用及观赏两派 ,前者多为醉心书画的人,后者则是收藏家。
这方程四老师创作的大西洞砚,是一方不折不扣的极品观赏砚。上世纪1994年12月,它漂洋过海,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展出。我第二天才去展场,浏览一遍,没有合心水的砚,正想离开,走到大门,刘演良老师手持这方砚,把它推荐给我。 Continue reading “化腐朽为神奇 - 介绍一方老坑水岩大西洞《龙吐珠砚》”